欢迎来到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浏览量: 9730137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聚焦 > 政策解读 > 打通“最后一公里” 让科研人员放心创业
动态聚焦
打通“最后一公里” 让科研人员放心创业

  (文章来源: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近两年,我国陆续出台了诸多政策,鼓励支持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兼职或离岗创业。2019年,我国持续为科研人员“减负”与“减缚”,更是鼓舞了科研人员投身创新创业。

  为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让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充分释放、竞相迸发,专家建议,要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从供给、需求和服务端同时发力。

  科研与创业并行不悖

  “科学技术包括两类,一类是对人类有贡献的技术,另一类是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的技术。需要有做基础研究的,同时也需要有人去‘赚钱’,两者并不冲突。”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科研人员去创业,其研究成果必须要有市场化前景。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鼓励科研人员有新的想法、勇于创业,目前有很多科研人员正在创业过程中。然而,最终能形成多大的市场规模还有待检验。”

  “很多科研人员在高校和科研院所,长期专注于学科研究,与市场距离较远,将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产品时会遇到不少问题,如一些高精尖技术,在专业领域处于先进水平,但可能会出现没有实际应用市场或只能小批量试产,无法大规模生产的情况。”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近年来,西安光机所大胆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拆除“围墙”、开放办所,探索“人才+技术+服务+资本”四位一体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及服务模式,打造以“研究机构+天使基金+孵化器+创业培训”为一体的科技创业生态网络体系。先后创办了专业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创业投资的国家级一站式硬科技创业投资孵化平台——中科创星,发起设立国内第一家专注于硬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天使基金——“西科天使”,创建了国内第一家专注于“硬科技”的光电产业孵化器,发起创办了专注于硬科技创业者的硬科技创业营。

  “西安光机所既鼓励支持科研人员创业,又为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提供了发展的基础与提升的推动力。”该负责人说。

  “最后一公里”并不好走

  采访过程中,不少科研人员表示,在充分感受政策暖意的同时也深刻意识到,科研人员创业的“最后一公里”并不好走。

  “一项科研成果究竟价值几何,仍是不少科研人员创业时面临的难题。”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中科搏锐首席执行官张鑫坦言,其创业之初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对国有资产进行合理评估,以及与社会资本合作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并进行相关科技成果转化。

  据了解,科研人员创业固然可以树起让业界心动的招牌,但在“开张”之前还有不少难题待解。

  “成立于2017年的中科搏锐继承了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近20年对脑部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成果,致力于脑部诊疗设备研发。在成立之初,公司只有在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发的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而这些成果转化过程中需要有后续的资金投入才能进行工程化和产品化的开发。融资过程中,由于知识产权属于国有资产,使得很多私募资金望而却步。”张鑫说,“中科创星是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走出来’的投资团队,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向,解决了创业初期的资金问题。”

  打通科研成果产业化通道

  对于如何打通科研人员创业“最后一公里”,张鑫认为,需要有一些真正了解国有资产、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性质的专业机构,从而更好地对接科研成果,帮助科研人员完成“最后一公里”。

  西安光机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成果转化作价或股权评估前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都可以被称为“科技成果”,根据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定义,科技成果必须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是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成果。

  “目前,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主要包括自行投资、向他人转让、许可他人使用、将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该负责人坦言,对于将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出资比例,在具体实施中,由于研究主体可能是整个实验室或数个核心研究人员,具体将比例落实到个人时具有评估难度。同时,在没有市场销售预测之前,科技成果的定价也是难点。

  那么,科研人员投身创业,这一创新活力与市场活力的合奏该如何指挥?“最后一公里”又该如何落实?

  “鼓励科研人员创业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支撑引领转型升级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对此,西安光机所相关负责人建议,应深入贯彻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并及时根据各省情况制定相应的落实细则,推动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下放,让科研人员放心创业、大胆创业、享受创业;坚持给科研人员“松绑”,在体制和机制上将自主权交给科研人员,鼓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建立高校科研潜力释放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的新机制,以市场需求引领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企业与科研人员实现双赢。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